摘要:轉口期是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早期育苗的重要時期,本研究結合16S rDNA高通量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技術,分析皺紋盤鮑轉口前(T0)、轉口后第4天(T4)、第10天(T10)、第35天(T35)和第40天(T40)的腸道菌群結構和多樣性。結果顯示,皺紋盤鮑T35和T40的腸道菌群多樣性低于T0和T4。主成分分析(PCA)顯示,T0~T4、T35~T40腸道菌群結構相似度高,T10屬于轉口期腸道菌群演替變化的過渡階段。鮑轉口期腸道內(nèi)優(yōu)勢菌門為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門(Firmicutes);優(yōu)勢菌屬在轉口期不同階段呈現(xiàn)明顯的變化,到后期逐漸趨于穩(wěn)定。Lentilitoribacter是T0和T4的主要優(yōu)勢菌屬;到了T10,弓形菌屬(Arcobacter)和弧菌屬(Vibrio)的相對豐度增加,Lentilitoribacter減少;在轉口后期(T35和T40),弧菌屬和Formosa則占絕對優(yōu)勢。LEf Se分析共獲得59個生物標志物,各個組的生物標志物與其階段的優(yōu)勢菌群相對應。共發(fā)生網(wǎng)絡圖結果顯示,T35階段的網(wǎng)絡關系最為復雜,皺紋盤鮑腸道菌群之間的關系隨著轉口期的進行發(fā)生改變。Tax4Fun功能預測顯示,隨著轉口期的進行,稚鮑腸道菌群所編碼的基因多與代謝有關。本研究首次以微生物學的角度揭示了轉口期皺紋盤鮑對餌料的適應機制,為皺紋盤鮑的健康養(yǎng)殖奠定了理論基礎。